您當前的位置 : 東北網  >  東北網游戲  >  綜合新聞
VR Boy為何從掌中寶變成臺式機?
時間 :2016-09-12 14:29:55      來源:人民郵電報      作者:
 

  “它將在發售的第一財務年度內售出500萬臺,為任天堂帶來800億日元的利潤,股民也會獲得額外紅利!”當任天堂的社長發出這樣的豪言壯語時,請別以為他是在說下載過億的現象級手游《口袋妖怪Go》,當然,也不是在說10年前推出、賣出1億臺的體感游戲機Wii,而是最終只在市場上生存了半年、銷量不足70萬臺、創下任天堂史上銷量第二低的產品VR Boy。

  希望與結局反差如此巨大,令人意外。看來,管理任天堂超過50年之久、有“游戲界教父”之稱的山內溥也有看走眼的時候。主持設計VR Boy這款游戲機的“十字鍵之父”橫井軍平,也沒能從一個成功走向另一個成功。在日本游戲界,坊間傳言認為這款產品的失敗是“陰謀論”作祟:作為任天堂對抗索尼第一代PlayStation游戲主機的尖兵,VR Boy在上市後卻遭遇到了輿論狙擊,某眼科權威專家在各大報刊連篇累牘地發表研究文章,指出該游戲機所使用的虛擬成像技術會嚴重損害青少年視力。隨後的效果自然可想而知,一款疑似有害的產品怎麼能讓家長放心呢?

  盡管事後有人指出這位專家和索尼關系不錯。但其實輿論不過是壓垮VR Boy的最後一根稻草。它的失敗有多種因素,從名稱上就可以一窺究竟。VR Boy的設計者橫井軍平其實也可以被稱為“掌機之父”,他生平最得意的作品,就是銷量達1.2億臺的掌機Game Boy。從“Boy”這個共同的名稱設定上,就能發現產品之間的“血緣”傳承——VR Boy本應是一款類似於Game Boy的便攜式產品,或者說是一款准備用來繼承Game Boy傳奇地位的產品。

  沒想到的是,VR Boy在產品開發過程中逐漸走了樣。該產品初期被設計為頭罩式眼鏡,為了便於攜帶,還配有與掌機類似的電池槽,用6節5號電池為一塊僅能顯示黑紅兩種顏色、四個色階的屏幕以及主機供電,游戲載體則是當時主流的卡帶。很顯然,這是一個游戲平臺,對主機進行了簡化,以掌機方式呈現。可問題是,這款有些笨重的掌機在當時根本沒辦法移動使用,否則很容易因為玩家頭部的晃動而讓畫面失真。即使在當下,不少低端版的VR設備依然無法有效解決這一問題。

  為了趕上暑期的銷售旺季,已經深刻感受到PlayStation對任天堂紅白機壓力的山內溥決定不再給橫井軍平更多時間,必須讓用戶如期感受到VR游戲的劃時代震撼。為此,還有什麼不能犧牲的呢?掌機就由此變成了游戲主機,而實現這樣的轉變非常簡單,就是在原先的頭罩式眼鏡上增加一個三腳架,VR Boy就能在桌面上穩穩地站住了,這樣一來,玩家也不能帶著它去戶外玩了。從掌機變成主機,如此容易,可對於用戶來說,一款便攜的VR掌機或許會讓朋友們投以驚喜的目光,在任何戶外社交活動中都成為焦點,哪怕它並不完美。而只能在家裡玩的游戲主機,帶給玩家的樂趣少了很多。

  導致VR Boy失敗的原因其實還有很多,其中,倉促的“變形記”無疑是一個關鍵。失敗了的橫井軍平不久後黯然離開任天堂。每一個被神化的英雄,都會因為一個失敗而走下神壇,橫井軍平如此,他的後繼者宮本茂亦如此。不過,沒人會因此否定他們的成功,畢竟沒有誰能夠真正左右市場,大家都是在試錯中尋找正確方向的。

編輯:孫宇 QQ:14666938 電話:(0451)87116813